close

 

農曆的五月初五......

 

一到這個日子,最期待的就是外婆家的肉粽。

 

高齡快90的外婆,有著一手好廚藝,各式各樣的料理都難不了他,

 

小吃類的蛋仔麵、壽司捲、蚵仔煎、蘿蔔湯,大菜類的麻油雞、馬頭魚、

 

清炒海鮮⋯⋯等等,各式各樣外面餐廳可以點到的菜,她幾乎都會。

 

IMG_3143.jpg

 

然而粽子也是她的拿手絕門之一,北部的肉粽、客家的粿粽到可愛的鹼粽,

 

從小到大只要不是外婆家的粽子我通通不吃,

 

品嚐過了真材實料,與功夫火侯,才知道美味,當然還有外婆的溫暖在裡面。

 

如今外婆年邁已高,所以阿姨來傳承了,但是不能不誠實的說,還是少了外婆一味。

 

(從小吃到大的我,味道如何,我怎麼可能不知道😅

 

外婆每年都會在旁邊指導、幫忙、試味道,來做調整,可以說一年比一年好。

 

9FA20940-AB87-411C-AA8B-648BF35480E8.jpg

 


 

《粿粽故事》

 

看起來很難的客家粽(其實是最簡單的),怎麼會出現在家裡面呢⋯⋯有故事的。

 

外婆說以前她跟姨婆很喜歡吃新竹的一家粿粽,每年都去排隊,

 

後來有一次姨婆吃的時候發現粽葉都沒有洗,

 

粽葉上的黑灰髒污就活生生的印在了粿粽上面,

 

一氣之下再也不吃了,外婆說外面賣的還想要多乾淨,

 

然後疼愛家人的外婆就想說,那自己做啊,從此粿粽就出現了⋯⋯

 

FA430C23-82AC-416C-87CA-02661BC7E667.jpg

 


 

粿粽要用糯米粉來做外皮,以前沒有現成的糯米粉可以攉,

 

要用石子去磨,磨完後還要用紗布擠乾水分,

 

傳統的方式聽阿姨跟外婆們說起來,特別有畫面與感覺。

IMG_3152.jpg

 

(外婆的雙手,留下了歲月的痕跡,使命是將家裡的孩子照顧好,給予溫飽,雖然辛苦

也堅持下來了)

 


 

現在社會上很多年輕人已經忘記了傳統,想著科技,

偏偏熱愛傳統的、古典的我,實在沒辦法忘記爺爺奶奶、外婆外公的故事,

想要紀錄起每一個爺爺奶奶、外婆外公的回憶,只可惜晚了點,

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家中的老人,正所謂『家有一老,如有一寶』

雖然有時候很煩人,但是歷史不能抹滅也不能改變,我們要學會珍惜。

(比我還年長的蒸鍋,34歲了。外婆說再以前是蒸籠,每一批的火侯跟時間,都是

經驗的累計,時間的磨練) 家中的味道才是全天下最好吃的。

IMG_3132.jpeg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喬伊斯L 的頭像
    喬伊斯L

    瘋狂女孩_喬伊斯

    喬伊斯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